2月25日,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以【身边感动】他捐出稿费设立公益诗歌奖为题,推出诗人胡世远的宣传视频;
2月26日,辽沈晚报第8版:文明的力量。以整版报道了诗人胡世远的先进事迹,此专栏由辽宁省精神文明办和辽沈晚报联合主办。
10年来 他捐出稿费设立公益诗歌奖
至今已有600余人获奖 六成以上为普通文学爱好者
为了让普通文学爱好者走近诗歌,圆文学梦,沈阳诗人胡世远捐出稿费,设立公益诗歌奖——“白天鹅”诗歌奖,9年来,600余人获奖,这其中,有六成以上为普通文学爱好者。
虽然面临过资金来源困难、被误解等经历,他也曾纠结过,但从未放弃,因为看到有普通文学爱好者,从诗歌奖起步,一步步成长起来,是让他感到最欣慰的事。
为让更多人走近诗歌 拿出稿费设立公益诗歌奖
“我从未想过这辈子会成为诗人”。生于1972年的胡世远告诉记者,他出生在安徽省霍邱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他小时候,自己和众多乡下孩子一样,唯一能了解外面世界的媒介,是父亲的那台收音机。自己最初的梦想也是成为一名英雄,离家闯一闯,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1991年,带着梦想,离开了家乡,到沈阳当兵。因为同样对文学的热爱,胡世远与妻子走到了一起,建立了美满的家庭,成为沈阳姑爷的胡世远也因此定居在了沈阳。
2008年,胡世远参加了辽宁文学院的新锐作家学习班,一个月的时间,与多位同学的交流,他更深刻体会到了作家的意义和担当,特别是那一首首抒发情感的、饱含深意的诗歌,直入他的心灵,让他多年来对文学的热爱与激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让他决定将文字创作进行到底,做一名专职的诗人和作家。接下来的日子里,胡世远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每天坚持写一首诗,通过学习和总结,自己的创作水平得到了逐步提高,也有作品得到了认可。
2012年,胡世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拿出自己的稿费等所得,创立公益诗歌奖——“白天鹅”诗歌奖,同时出版公益诗刊,为普通诗歌爱好者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这不是我偶然的想法,其实已经酝酿了一些时间了,回想我走过的岁月,我从未离开过文学和诗歌,我热爱文学和诗歌,我的学历不高,但是凭借着热爱和努力,和许多前辈和朋友的帮助和鼓励,才让我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文学梦想,我想让更多和我一样的人也有机会走进文学。”
面对资金来源困难、被误解 纠结过但从未放弃
创立公益诗歌奖的想法萌发后,胡世远开始多方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肯定还是资金来源,我的稿费,个人诗集出版的版税所得,讲座、诗歌活动的劳务所得毕竟有限,就在这关键的时候,一直支持我的妻子也拿出钱,以实际行动支持我去办公益诗歌奖,但毕竟这是办一个大型的活动,我们要做的这个诗歌奖,是要邀请获奖者参加颁奖典礼,我们要负责食宿和文学交流活动的一些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还记得第一届诗歌奖的举办,我们也是绞尽脑汁,尽量去省钱,又不影响活动质量。”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许多朋友无私的帮助下,第一届白天鹅诗歌奖如期举行。发布征稿启事、评奖、发布获奖结果、颁奖……当看到因为自己创办的诗歌奖,从各地来到沈阳相聚的文学爱好者,胡世远说当时心里非常激动,特别是大家一起交流诗歌和文学创作,内心是无比幸福的。
除了资金来源困难,还有就是被误解,也曾让胡世远纠结。“一些获奖的诗歌爱好者,接到我们发出的参会邀请时,有的是不敢相信的,毕竟我们是民间创立的诗歌奖,获奖者自己出路费,就可以来免费参加我们的活动,很多人以为这是个骗局。还有人认为我自己拿钱搞活动,是疯了,一定是另有所图。”。
但在胡世远看来,奔跑在自己的热爱里,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当初的一个梦想,去实现它,去坚守它,去完善它,帮助别人、成就自己。这是一件令人喜悦并自豪的事情,“可能在旁人看来,我就是一个傻子,或者是我另有所图,只有我知道,我在做什么。因为我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更多,那是一种满足感。所以这些困难,也没让我放弃。”
至今已有600余人获奖 六成以上为普通文学爱好者
在成功举办第一届白天鹅诗歌奖的同时,胡世远也拥有了自己的团队,由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大家一起凭借着对诗歌的热爱,使得公益诗刊《白天鹅诗刊》也同步推出了,以免费的形式送到多地的图书馆等文化阅读场所,供更多的文学爱好者阅读。这本公益杂志上,有不少是来自普通诗歌爱好者的作品。“只要作品达到我们的刊发标准,我们就会予以刊发,给作者以鼓励。”截至日前《白天鹅诗刊》已经出版48期,累计作者人数达2000余人,作者遍及全国各个省份。
而在今年,“白天鹅诗歌奖”也将迎来第十届。已经连续成功举办的9届白天鹅诗歌奖,累计有数万名作者参赛,共有600余人在大赛中获奖。颁奖典礼在辽宁、黑龙江、江苏、北京、安徽等地举行,共有约300名获奖作者参加颁奖和采风诗会。这些获奖者中,有六成以上是普通文学爱好者。
近十年的时间里,胡世远见证了一些诗友,从“白天鹅”动身、出发、奔跑、成长。“比如有人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比如有人从一个普通爱好者,逐步成为当地的诗坛翘楚,甚至当上县市级作家协会的领军人物。他们或是伴随“白天鹅”而成长,或是在《白天鹅诗刊》的版面上拥有过一席之地,或是在“白天鹅诗歌奖”中喜获殊荣。
而胡世远也跟大家一起成长。他坚持诗歌创作,出版了诗集《红宝石》《将军颂》《舵手》《一群喜鹊在飞》,在重要期刊发表作品,在诗歌大赛中获得荣誉。“这些也是这一路走来,除了我自己对这份热爱的追求,也从和我一路同行的诗歌创作者们身上汲取了不少力量,才收获到的成果”。
面向诗歌的未来:增设最佳童诗奖 与权威诗歌杂志共同挖掘诗坛新秀
2021年,第九届白天鹅诗歌奖增设了“最佳童诗奖”十名,最终,7到12岁的小诗歌爱好者们,在这里得到了认可和鼓励。“这也是我们在考虑诗歌的未来,从娃娃抓起,促进诗歌可持续性发展”。
此外,白天鹅诗歌奖组委会与《诗潮》杂志社联合发起全国新青年诗会,以挖掘更多的诗坛新秀。两届新青年诗会的召开,陆续推出一批诗坛新秀,有多名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平台,逐步被读者认可,有的诗歌作品后来在《诗刊》等国家级期刊重磅刊发。
胡世远坦言,万事开头难,随着“白天鹅”公益性活动的开展和公益诗刊的发行,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白天鹅”、认可“白天鹅”。最近几年颁奖典礼等活动的开展,得到各届有识之士在人力和物力上的鼎力支持,这让自己在金钱投入上的压力逐渐减少。
为此他一直心怀感恩:杂志无稿酬,依然有名家主动惠赐稿件;杂志用稿很苛刻,依然有作者一次次、一年年投稿;颁奖会无奖金,依然有诗友从全国各地自理路费而来,依然有各位老师、前辈们莅临指导。“这些都是超越物质之上的财富”。
对于未来,胡世远说,希望能让更多普通人去实现文学梦,感受诗歌和文学背后的力量。“许多诗友、文友都是通过诗歌和文学的热爱,我们大家走到一起,当有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也团结在一起,拉上一把。我们曾以‘白天鹅’的名义两次为患病的文友或者是文友家属捐款。所以未来的日子里,希望更多的文友和我们一起,将公益之心传递下去。有爱,有你,也有诗意的明天,希望我们可以帮助在偏远地区的弱势群体,去实现他们的文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