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理论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民建在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的功能定位、职责任务、战略要求和发展方向研究——以沈阳为例

作者:富柏疆 信息来源: 民建和平区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12-01

课题组组长:富柏疆

课题组成员:佟健 袁晓辉 张连帅 王海旭

报送单位:民建沈阳市委会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的实际行动,是辽宁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为实现辽宁的全面振兴新突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民建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肩负着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发挥独特作用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沈阳为例,从民建在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的功能定位、职责任务、战略要求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推动辽宁振兴提供一些参考和助力。

一、辽宁实施振兴新突破的意义和内涵

(一)振兴发展的内涵

振兴发展,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振兴,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具体来说,振兴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结构调整。实施振兴发展战略,首先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涵盖有产能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的工作。

2.人才培养与引进。实施振兴发展战略,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这包括加强教育投入、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等方面的工作。

3.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振兴发展战略,还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这包括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等方面的工作。

4.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实施振兴发展战略,需要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这包括加强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5.社会事业发展。实施振兴发展战略,还要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包括加大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投入,改善民生保障体系,提高社会公平正义水平等。

(二)辽宁实施振兴发展的必要性

辽宁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影响,辽宁的经济增长出现了放缓,发展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全面振兴辽宁经济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振兴发展战略,对于辽宁省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辽宁省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任务艰巨且紧迫。实施振兴发展战略,有利于推动辽宁省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高质量发展。

2.人口减少的挑战。近年来,辽宁省人口持续减少,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实施振兴发展战略,有利于留住和吸引人才,促进人口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3.环境保护的迫切性。近年来,辽宁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在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等方面,问题突出且紧迫。实施振兴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辽宁省在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投入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实施振兴发展战略,有利于加大社会事业发展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辽宁实施振兴发展的使命性

实施振兴发展,是辽宁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辽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重镇。历史上,辽宁地区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时期的经济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早在新石器时代,辽宁地区就有人类居住和生产活动。辽宁地区的古代经济以农业为主,渔猎业、手工业和商业也较为发达。春秋战国时期,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加快,冶铁技术得到普及,农业产量大幅提高。辽宁地区的农业以稻、黍、稷、麦、豆等五谷为主,兼有蚕桑、果树、蔬菜等副业。渔猎业主要以捕鱼、狩猎为主,渔业资源丰富,狩猎业也有一定的规模。手工业方面,辽宁地区的陶器、铁器、丝织品等制造业发达,产品质量上乘。商业方面,辽宁地区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交通要道,商业贸易频繁,市场繁荣。

辽宁地区的近代经济发展始于清朝初年。清朝初期,辽宁地区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产量逐年攀升,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瓷器、纺织、造纸等行业,产品质量和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清朝中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开放,辽宁地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沈阳、大连等地,成为东北地区的商业重镇。辽宁地区的近代经济发展在清末民初达到高潮。清朝末年,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工业化阶段,兴起了许多现代企业,特别是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工业,为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民国时期,辽宁地区的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成为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新中国成立后,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加快。特别是1953年至1957年的“一五”时期,辽宁地区的工业生产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全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同时,辽宁地区的农业、交通、商业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期。辽宁地区的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为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辽宁地区的农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农业产量稳步提高,服务业产值持续增长。

然而,近年来,辽宁经济增长放缓,发展面临诸多困难,这既是辽宁发展的短板,也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因此,实施振兴发展,是辽宁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

实施振兴发展,是辽宁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总抓手。辽宁要深入学习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创新发展上,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优势。在协调发展上,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布局结构的优化升级。在绿色发展上,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在开放发展上,要积极参与国家战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在共享发展上,要坚决巩固脱贫攻坚战成绩,推动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实施振兴发展,是辽宁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四)辽宁实施振兴新突破的时代内涵

1.辽宁实施振兴新突破的时代背景

新时代是一个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伟大斗争和伟大工程的时代。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辽宁实施振兴新突破,是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辽宁实际,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重大举措。

2.辽宁实施振兴新突破的时代内涵

(1)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辽宁实施振兴新突破,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土地、财税、金融、社会保障等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创新驱动,培育新动能。辽宁实施振兴新突破,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3)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辽宁实施振兴新突破,可推进绿色发展,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环境。

(4)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全球化。辽宁实施振兴新突破,可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场,优化国际资源配置,提高辽宁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中的地位。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辽宁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步伐,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

(5)提高生活品质,推进共同富裕。辽宁实施振兴新突破,可推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等措施,辽宁将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水平,促进居民收入增长。通过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可为辽宁的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通过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等措施,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辽宁实施振兴新突破的时代机遇

辽宁省委、省政府为全面推进振兴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包括: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新动能等。同时,大力发展创新创业载体,培育新经济业态;深化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经过一系列的持续努力,辽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巩固,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能力不断提升,辽宁已经走出了多年来的最困难时期,全面振兴蓄势待发。

二、国内外区域振兴发展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区域振兴发展的研究情况

由于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存在区域增长差异,使得国内外学者对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

从发展历史来看,许多国外工业化国家在其发展的特定阶段,几乎都经历过部分工业区域的调整振兴。这不仅是中国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世界性的共同课题。德国的鲁尔地区、美国中西部地区的“锈带”、法国的北加来海峡地区、日本的北九州地区等世界著名的老工业基地,都曾经历过这一过程。

这些老工业基地在经历了一段低谷之后,正在经历一场深迹可见的振兴。这些老工业基地曾经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全球经济的变迁,许多传统的工业产业开始衰退,老工业基地也因此陷入了困境。然而,通过改革创新,许多国家成功地实现了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在推进辽宁的振兴新突破中加以研究和借鉴。

以德国的鲁尔区为例,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面积有4400平方公里,居住着540万人口,是欧洲最大的经济区。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发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是德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煤炭工业的衰退,鲁尔地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走向衰落。煤矿和钢铁厂逐个关闭。煤炭工业就业人数从1962年开始下降,到1996年己减至7万人,炼钢业失去了4万个工作岗位,造船业的就业人数减少了2/3。20世纪70年代,大工业衰落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鲁尔地区积极推动产业转型,采取了众多措施:

首先,鲁尔区通过政策引导,激发企业转型的动力。1968年,鲁尔区开始着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拯救老企业。重点采取了对矿区进行清理整顿、将采煤业集中到盈利多和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等措施。鲁尔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提供财政支持、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劳动力市场等,以鼓励企业进行产业转型。这些政策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转型的机会,也为企业转型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其次,鲁尔区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鲁尔区拥有众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鲁尔区非常重视技术的市场化,所有大学和研究所都有“技术转化中心”,以帮助企业把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尤其是那些资金不雄厚的中小企业,可以从这些转化中心获得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鲁尔区政府也大力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提供了丰富的研发资金和优惠政策。这些措施有效地推动了鲁尔区的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的升级。

再次,鲁尔区通过培养人才,提升产业竞争力。鲁尔区拥有德国最大的劳动力市场,其优秀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机制,为产业转型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持。同时,鲁尔区政府还提供了一系列的人才政策,包括提供就业指导、提高劳动力素质、优化人才结构等,以提升鲁尔区产业的竞争力。

最后,鲁尔区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拓宽产业转型的路径。鲁尔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为优化投资结构,北威州规定,凡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企业在当地落户,将给予大型企业投资者28%、小型企业投资者18%的经济补贴。优惠的政策,加上强有力的扶持措施,使信息、电信等产业在鲁尔区蓬勃发展。通过合作,鲁尔区不仅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开拓了新的市场,为产业转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从鲁尔地区的例子中,可以看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产业转型、科技创新、教育培养、城市更新等,才能实现。这些措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有远见的规划和坚定的决心。

(二)国内区域振兴发展的研究情况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差距问题日益突出,区域振兴发展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当前,国内区域振兴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发展差距的成因和影响。研究人员从经济、政策、地理等多个角度分析区域发展差距的原因,探讨其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二是区域振兴发展的策略和路径。研究人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区域振兴发展的策略和路径,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三是区域振兴发展的效果评估。研究人员利用大数据、模型等工具,对区域振兴发展的效果进行了深入的评估和分析。同时,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从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总体来看,国内区域振兴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东北区域的振兴发展,着眼于通过各种分析评估方法,明晰各要素对东北区域振兴发展的作用机制,从顶层设计、产业发展、人才吸纳等多角度提供建议参考。

三、民建助力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工作研究

沈阳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辉煌文化的城市,曾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沈阳同样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口结构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挑战。沈阳的全面振兴对于整个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实现沈阳振兴新突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民建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发挥独特作用的重要任务。沈阳市现有民建会员3529人,其中经济届人士占总数的82%,共有各类企业2200余家,其中有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2023年3月22日沈阳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全市82家优秀民营企业中,有7家民建会员企业获得市委、市政府表彰。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市会员企业上缴税金15亿元,吸纳就业近10万余人。民建在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各个重点方向,特别是推动经济增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发展新动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挥界别优势,汇聚经济学者和企业家的人才力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诸多领域都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民建在助力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的功能定位。

民建在助力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首先需要明确其功能定位。民建作为一个参政党,其主要功能是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推动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沈阳全面振兴的过程中,民建需要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和智力优势,为沈阳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具体来说,要发挥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政治协商功能。民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民建可以利用其丰富的社会资源和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到沈阳振兴新突破各个赛道中,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为沈阳全面振兴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帮助政府优化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民主监督功能。民建在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可以发挥其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的功能,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沈阳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可推动成立专项行动社情民意采集小组,对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实施情况进行动态收集,及时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政策的落地和实施,确保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取得实效。

3.参政议政功能

民建在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应发挥参政议政功能,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提出对沈阳振兴发展的建议和意见,为沈阳的发展献计献策。特别是在与民建界别密切相关的项目引进、营商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可通过设立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提案撰写活动,针对相关议题提出建议。

4.联系群众功能。民建在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应发挥联系群众功能,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群众需求,反映群众意愿,为沈阳振兴发展服务。可以通过组织各类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帮助改善民生,提升社会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民建在助力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的职责任务。

民建在行动中的职责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参与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策和实施。民建应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功能,积极参与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策和实施。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民建应提出有针对性、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沈阳振兴发展献计献策。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民建应加强对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监督,确保政策落地生效。

2.发挥专业优势,为沈阳振兴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民建在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应发挥界别优势与人才优势,为沈阳振兴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民建应通过组织开展专题调研、论证、研讨等活动,深入研究沈阳振兴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为沈阳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3.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沈阳振兴发展服务。民建在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应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群众需求,反映群众意愿,为沈阳振兴发展服务。民主党派应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广泛开展群众工作,积极组织各类活动,特别是高品质的品牌活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努力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为沈阳振兴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民建在助力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的战略要求。

在助力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民建需要根据战略要求,明确自身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1.坚定政治信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民建在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要坚定政治信仰,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始终同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

2.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尽责能力。民建在助力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尽责能力。要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加强组织建设,严格执行民建的章程和制度,加强党派内部的民主监督。要加强队伍建设,选拔优秀党派成员担任领导职务,加强储备干部的培训与选拔,提高党派成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3.扎实开展调查研究,为沈阳振兴发展献言献策

民建在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要扎实开展调查研究,为沈阳振兴发展献言献策。要深入基层,深入会员企业单位、农村、社区,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需求,反映群众意愿。要深入研究和分析沈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和关键环节,提出具有操作性、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建立民建和沈阳市委、市政府的专项工作沟通机制,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协作关系。

4.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为沈阳振兴发展服务

民建在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为沈阳振兴发展服务。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积极发挥民建在新的产品、新的企业、新的社会组织等各领域的优势,搭建企业、科研院所、社区、乡村等多渠道沟通交流的平台,为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民建在助力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的发展方向。

民建在沈阳全面振兴的新突破行动中,发展的方向之一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升级缓慢。民建需通过发挥其政策建议和智库作用,以及自身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点,积极提出经济转型升级的策略和措施,推动国内国外招商引资。2022年以来,民建在沈阳累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61次,促成项目26个,到位资金6.14亿元。组织会员企业参加了京沈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合作对接会,签约额5.11亿元。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对接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拓展了合作渠道。在后续的振兴突破行动中,民建应继续发挥专长,重点面向“三大产业”,适当侧重东北亚国际资本,不断推动沈阳新产业发展,促进沈阳从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转变。

此外,在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服务会员企业发展也是一项重要工作,民建应时刻关注会员企业的发展,及时帮助会员企业协调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会员企业的“娘家人”。2023年8月13日,民建省委会主委郭彩云先后来到负责联系的沈阳秋实农业科技发展集团和沈阳来金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会员企业,带头开展走访活动,详细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各项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倾听会员企业家心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研发创新情况以及遇到的实际困难,将服务会员企业发展落到实处。

其次,民建在沈阳全面振兴的新突破行动中,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推动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建应积极组织企业会员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助力沈阳建设科技创新城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再次,民建在沈阳全面振兴的新突破行动中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推动民生改善。民生无小事,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民建需要持续通过开展品牌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关心民生热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目前,民建沈阳市委已制定“千名民建会员进千村”三年专项行动方案,并于2023年8月15日在新民市沈阳秋实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举行“千名民建会员进千村”助农产业基地揭牌仪式。民建沈阳市委会将通过农产业基地平台,引进更多农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助农产业基地的建设将惠及农民4万余人,可为区域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可带动周边乡镇提升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助力新民市县域经济发展,为沈阳乡村振兴贡献民建智慧和力量。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1197个自然村屯范围内,充分发挥民建界别优势和会员专业特长,找准工作切入点和落脚点,持续开展招聘用工、医疗义诊、捐资助学、扶贫帮困、法律咨询等一系列社会服务活动和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指导等一系列助农活动。民建将充分利用“千名会员进千村”活动契机,切实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最后,民建在沈阳全面振兴的新突破行动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是推动城市建设和环境优化。城市是人的居住地,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民建一方面可通过提出城市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建议,推动沈阳城市建设的现代化、绿色化,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城市。另一方面,可积极发动广大会员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与常态化建设,持续推进城市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四、总结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的实际行动,是辽宁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这个过程中,民建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不断深化改革,提升自身的参政议政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贯彻落实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全面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纪祥.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东北振兴重要论述研究[D].吉林大学,2022.

[2]闫春英,张佳睿. 东北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疏解之策[J]. 现代经济探讨,2020,(07):5-9.

[3]孙烨,李正天,花成军. 区域发展条件下乡村振兴发展对策研究——以微山县微山岛镇为例[J]. 绿色科技,2020,(10):277-278+281.

[4]Erickcek George A.,Hollenbeck Kevin.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e Area of Workforce Development System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J].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23,37(1).

[5]王凤华,孙佳欣,张长平. 以东北地域文化促进区域振兴发展的对策研究[J]. 理论观察,2019,(10):139-141.

[6]李连刚,张平宇,谭俊涛,关皓明. 区域经济弹性视角下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过程分析[J]. 地理科学,2019,39(01):116-124.

[7]刘洋. 北海道区域经济振兴的理论探析与当前政策实践[J]. 现代日本经济,2019,38(01):79-94.

[8]于凡修.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7.

[9]齐昕. 金融经济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10]张晓瑜.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东北经济振兴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1] Ma Binfeng.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n Residents’ Income Caused by the Imbala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 Sustainability,2022,15(1).

[12]关立新,孙晓红. 区域经济协调与东北经济振兴[J]. 经济研究导刊,2007,(08):171-173.

[13]王健. 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7.

[14]鲍晓. 德国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的经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Copyright @ 2014 - 2017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常德街8号 电话:024-22890542 传真:024-22890542 EMAIL:symjxcb1955@163.com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建国会沈阳市委员会 辽备:辽ICP备07004782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