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第
由于年轻时对于文化艺术方面的兴趣与爱好,尤其是对于绘画方面的喜爱,退休后参加了市图书馆举办的公益性老年绘画班的学习。几年来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心得,并对于中国画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认识到祖国的文化艺术之博大精深和非凡的艺术品质。中共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提高民族自信等许多理念,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在文化方面有一些粗浅的理解。
写意中国画是我们国家非常古老而深厚的文化艺术形式,它集水墨、随类赋彩、诗情画意之集成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渊源,是我们民族文化瑰宝。当然世界的其他民族也同样有他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财富与文明。就拿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非常瑰丽地文化宝藏。我们不但不排斥这些好东西,也非常愿意吸取他们的营养与精华,学习他们的优秀的东西。所谓“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就是很好的典范。比如80年代的中国的东方歌舞团,就是一个吸纳了东西方很多国家文化艺术元素的团体,曾受到敬爱的周总理的赞扬。
近几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不同地域和国家在文化、文学艺术方面的交流也多了起来,总体来说都是健康有益的,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和杂音。譬如像我们的画家老师出访新加坡时候,当地一位“财主”热情地让老师画一张中国画,需要有多多发财吉祥的寓意。说要画一张财神爷骑在马上的画,这不就是“马上发财”的意思了吗?当我们听到老师讲这段故事的时候,课堂上一片哄笑。晚饭时和儿孙们聊起来也都顿时“喷饭”冒出一个“俗”字来。这样本来很明显而浮浅的认知上的误区,在他们看来就是如此“庸俗化”了。这里我们不是耻笑这位财主怎么样,也不见得他没有一点文化品味,而是他肯定不懂中国画的寓意,或者说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内涵。甚至有些华侨商人,他们长期侨居国外,渐渐地失去了民族的文化信心,这一点是非常令人遗憾而痛心的事情。
另一个故事是一位台湾女画家,在大陆访问学者交流当中,写了一篇文章,大肆扬言改革中国画的一些思路。言外之意是说中国画太老旧了,太落后了,应该改革发展,应该向西方学习,类似油画的那样用笔,甚至可以采用梵高、毕加索那样的抽象派的画法去改造中国画等等。
想起多年前的出国热、留学热,到日本抢购坐便盖,盲目高价购买洋货、吐痰、乱扔东西、拥挤、崇洋媚外的同时又不遵守别的国家的法纪等不文明的表现,也都属于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
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有了文化的自信也就会具有精神方面的力量。我们从拥有民族文化的自信到有文化的自觉的一个飞跃,就是我们民族阔步前进的开始。而人们素质的提高与品味的提升,就更是我们光明未来的希望。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作为炎黄子孙以及海外赤子,就要从提高文化自信做起,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