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天涯若比邻 沟通零距离——通讯方式发生巨变的改革开放40年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03

70年代末,写信是异地亲朋好友间沟通感情的主要方式。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人们习惯把心事诉诸笔尖,贴上邮票,跨越千山万水,经过几天甚至几个星期辗转到亲友们的手中。如若遇到家中急事,则需要到邮局发电报,由于电报按字收费,且“一字千金”,每发一次电报都要字斟句酌,力求用最精炼的语言传递最大化的信息量。“笔友”“集邮”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80年代,固定电话逐步走进了百姓的生活。最早产生的还是需要中转的无拨号盘的摇柄电话。每次打电话都需要先摇给号台,然后请号台帮忙接通想致电的对象,如果打电话的人表述不清或号台工作人员粗心一下,就不知连接到了谁家,也因此接到了不少的“骚扰”电话。固定电话也是逐步由城镇普及到农村的。早期的时候,村子里只有村委会安装一部固定电话。如果有人给村民打电话,都会打到村委会,村委会就会用大喇叭广播“张老二、赵老四……有人给你打电话,请速到村委会接电话。”固定电话的出现,实现了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有声对话”。

1983年,上海开通中国第一家寻呼台,BP机(也叫寻呼机、传呼机、BB机进入中国。从BP机开始的即时通信,将人们带入了没有时空距离的年代,时时处处可以被找到,大大加速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效率。那时,几乎人人腰间都别着一个BP机。“有事呼我”是那个时代的口头禅。

90年代初,手机开始慢慢出现。不过那时常见的还是功能单一的集群电话,也就是常说的“大砖头”“大哥大”,一部二、三万元,只有少数大老板们才用得起,它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后来,能接打电话的手机几乎成了人手一部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因其大规模的应用,也导致了传呼机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1999年,腾讯QQ成为了新兴的沟通手段,因其发送聊天信息不像手机短信那样需要逐条收费,其摄像头功能可实现在线视频聊天,深受广大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的推崇。

2011年,微信的推出彻底实现了全球沟通零距离的梦想,真正做到了“海内外知己,天涯若比邻”,可以随时随地语音、视频,晒朋友圈,再不用昂贵的国际长途、再不用相思之苦,父母可以每时每刻了解远在异国他乡的孩子境况,如同孩子在身边一样。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更新,更是一机在手,应有尽有。大家可以通过手机收发邮件,通过手机购物,通过手机远程操控家里的电子设备,通过手机即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校的情况,通过手机召开视频会议……

改革开放带来了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实现了人民生活质的飞跃。若没有40年前改革开放的提出,真不敢想象现在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景象。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既要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感到自豪,也要立足本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一份光,添一份热。



Copyright @ 2014 - 2017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常德街8号 电话:024-22890542 传真:024-22890542 EMAIL:symjxcb1955@163.com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建国会沈阳市委员会 辽备:辽ICP备07004782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