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不忘初心 继承先贤之精神——纪念黄炎培先生诞辰140周年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04

  

 

我出生在黄炎培(1878.10.1-1965.12.21)先生病逝以后,最早对先生的认知仅仅是学校历史书上的点点滴滴及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的模糊印象。真正走近先生、了解先生是在做民建工作以后,在民建历史学习中、在20余年的党派知识培训中,先生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他那让人仰慕的、鲜活的先贤的形象,日渐高大。

接到“纪念黄炎培诞辰140周年”主题征文的通知,我便想写文纪念先生,与大家分享民建先贤的魅力。

提起黄炎培先生,就不能忽略他一生所经历的年代。他生于封建清王朝走向覆灭的最黑暗的屈辱的年代;他成长于军阀割据、国弱民疲、列强环视、大革命风起云涌年代;他投身于我死国存、全民奋起的全民抗战;他经历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下的“民主”、目睹了国民党败亡台湾,他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积极投身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站起来的中国蓬勃的社会主义建设,他与共产党一同遭遇了大跃进的挫折。

黄炎培先生跌宕起伏的一生,从清末举人到反清义士;从教育救国到创建政党;从立志不屈从于腐败独裁政府的“不做官”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民做官”;从中间路线的“愿以纯洁平民的协力,不右倾,不左袒,替中国建立起来一个政治上和平奋斗的典型”(民建宣言)到带领民建一致通过赞成中共五一号召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同那个时代灿若繁星的先贤们一起,怀强国富民的梦想,为国为民孜孜追求,高风亮节、襟怀坦荡,为众人敬仰。正如《民建宣言》中振聋发聩的表述:我们这一群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并不需要玩弄政权以发展自己的抱负,实在是因过去几十年的教训太惨酷了!为着国家,我们不但不能做自了汉,而且也不能让自己汗血牺牲所争取的成果,永供别人的糟踏毁灭,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经常组织,积极的与闻国家大事”;“我们不是一个党同伐异的政党,我们对于一切为民主建国而努力的党派及个人,都愿保持极度的友善,然而同时保留对于任何方面的完全的批评自由,我们。我们要以光明磊落的作风,伸张公道,主持正义,使这堕落不堪的政治道德重新抬起头来”;“我们盼望大家赶快一致起来,参加本会,共同为世界的和平,国家的民主统一和人生的自由康乐而奋斗!”。

他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同时也被誉为民主主义教育家、民主革命家。

黄炎培先生以致力于教育救国贯彻始终。他的“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的教育思想、理念,至今闪耀着理性、智慧的光辉。

他的“不敛财、不做官”,坚决与黑暗腐朽的社会相抗争,赢得了实业界的信任,在当时的实业界享有崇高威望,振臂一呼,知识界和实业界从者如云。他在国民党统治的最鼎盛亦是最黑暗时期(红军长征时期),对国民党的愚民反共宣传嗤之以鼻,不吝用诗作为红军正名,被陈毅元帅赞之为“空谷足音,能有几人”。他的延安行的窑洞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至今依然振聋发聩,时刻警醒后人。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历史肯定了黄炎培先生坦荡做人、磊落做事的一生,肯定了他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富民强国之梦的选择,同时,在大跃进、反右的曲折探索时期,他践行了与中国共产党的“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越走近黄炎培先生,跃然脑海的一定是他那宽厚和蔼慈祥,平易亲切的长者形象。今日我们纪念他、缅怀他、回顾他的一生,就仿佛他穿越历史向我们走来,带我们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他为国以忠,为民以仁,为亲以慈的形象栩栩如生,他高尚的道德品行,严谨的科学眼光,包容的民主智慧,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铁骨,所拥有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博大的有骨气的中国知识分子气度情怀,让我们每每掩卷沉思,无不扼腕悲叹而又豪情满怀。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鲁迅先生曾经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呐喊:“忘记,意味着背叛”,我们今天纪念黄炎培先生,更是希望将他的爱国精神,他的民主思想,他的科学精神以及他拥有的人性的光辉和知识分子的脊梁代代传承下去,只有这样,才不负先生及向先生一样的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贤们。

中国梦呼唤一切爱国者的参与,更需要像黄炎培先生那样的实干家;“落后就要挨打”,从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的中国更需要有先生一样严谨的科学视野的建设者。先生的民主精神,藐视权威的铮铮铁骨,更是需要我们继承的民主党派政治发展的品格。

回想我们加入民建会,也是怀着与先生一样的激情愿为国为民贡献一份心力。然岁月蹉跎,激情流逝,多已无言面对先生。今日纪念先生,愿我们民建会员以先生为榜样,行动起来,继承先贤们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重新奋发精神,砥砺前行,并以此互勉。



Copyright @ 2014 - 2017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常德街8号 电话:024-22890542 传真:024-22890542 EMAIL:symjxcb1955@163.com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建国会沈阳市委员会 辽备:辽ICP备07004782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