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历史的铭记:黄炎培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04

胡世远

在岁月的长河里,任何一朵浪花的涌动,都是一个故事;在时光的年轮上,任何一环都是珍贵的。那些飞速地消失的一切,构成了一场烟花的美景。而历史所能记录的,是那闪电中心的寂静,是那缝隙里的阳光,在虚实之间,我们表达飞翔的欲望。

黄炎培先生就是一朵最动人的浪花,就是一面最耀眼的旗帜。值此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抚今追昔,一幕幕往事令人感慨万千。

黄先生是爱国知识分子的先进典型他一生抱定救国兴邦的理想,始终将个人命运与祖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紧紧联系在一起。

“使无业者有”有业者乐业。”带着教育兴国的信念,先生创办中华职业学校和《教育与职业》杂志,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先河。“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存亡危在旦夕之际,他把精力投到抗日救国的活动中。抗战胜利后,先生在中华民族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面前,毅然决然地站在中国共产党的一边。在重庆发起成立民主建国会,于是中国的政治舞台便多了一支不可或缺的正义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后,黄炎培先生先后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始终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辛勤付出。

同时黄炎培先生也是一位诗人,他出版过《黄炎培诗集》,尤其他在其中有一首《超山观梅》写到:“三尺曾观古唐梅,超山观梅今始在。晴空欲玄一片雪,独干老了犹花开。”这首诗是在特务监视这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写出来的。今天再次读之,他的诗歌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冲破黑暗迎来光明的必胜信心,在今天看来,那是一种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一种博大的旷世情怀,一种超脱的人生格局!习文如此,做人亦如此。而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恰恰是处于新时代奋进中的我们所需要的。

今天我们对先生纪念的最好行为就是传承先生留下的精神财富,坚定永远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做一位忠诚坚定地爱国者,做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和政友;做新时代的民建人。

斯人已逝,风骨犹存。追思和缅怀黄炎培先生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光彩的一生。

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我们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感恩无数位像黄老先生这样的前辈,为我们树立榜样,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作为民建的一员,作为一名文艺创作者,我将努力地不断以前辈的精神为动力,不断提升自己,自觉的、更好地融入到民建大家庭的各项工作中,为民建讴歌,为生活记录,为时代抒怀!

历史会永远铭记一个闪光的名字——黄炎培。鲜花在路上,我们远去远方。每一个民建会员一个个跟上来,不忘初心,继往开来,我相信,我也祝愿民建事业的明天必将更加精彩!



Copyright @ 2014 - 2017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常德街8号 电话:024-22890542 传真:024-22890542 EMAIL:symjxcb1955@163.com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建国会沈阳市委员会 辽备:辽ICP备07004782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