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冯夕栗,男,汉族,1969年11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盖县(现盖州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2009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现任沈阳翰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我的父亲冯连奇,是一位爱国爱党的老党员。母亲于清珍,是一位美丽、善良、勤劳、俭朴、有着良好的传统美德的家庭妇女。母亲是高小毕业,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我有4个兄长,1个姐姐,父亲1949年从老家来到沈阳,在沈阳市橡胶机械厂参加工作,并担任车间主任及工会干部。
我就在这样一个即普通又特殊、即严厉又温暖的家庭中成长。我的童年生活因家里孩子多,只有父亲一个人赚钱养家,日子过的很清贫,肚子经常饿,更没有任何零食,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到了每年深秋,母亲就用小车推着我,去马路边的沟里拾秋天的落叶,回家烧火,也会捡工厂炼铁还没有烧尽的煤渣,母亲生我的时候已经快50岁了,等我到了快上学的年龄,母亲已经55岁了,因孩子多,常年劳累,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一直都是佝偻着背。所以,很小的时候,我就帮着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压水(就是因为没有自来水,每个家里都会打一口井,作为生活用水),我的个子矮,都是双手抬过头顶用力气压,托煤批、铲地等等,幼年生活虽然清苦,但确是充满着很多乐趣,也许我遗传了父亲的艺术细胞,我在5岁的时候一次看完电影《地道战》回到家里,在有着哈气的大窗户玻璃上,用手指画出了坦克,被父亲发现后,非但没有阻拦我继续我的爱好,相反,只要我在画画,就不用我做任何农活,做小学美术老师的三哥还给我找来了著名画家刘文西的素描作品给我临摹,差不多那个时候,画什么就像什么,我的绘画天赋也逐渐的在左邻右舍和亲戚中传开了,成为我小时候一个骄傲的资本。
特定的生活年代和成长环境使我对人生有了由浅至深的认识,并逐步树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立下了要为人民服务的志向。
1976年9月我刚满七岁在盖州市红花峪小学上了小学,因肺炎休学一年,第二年又重新上学,因学习成绩好,担任了班级的学习委员,小学三年级转到了当时的营口市重点小学--盖县实验小学读书,因为我的绘画天赋,我被选为学校的科技组组长(有泥塑、刺绣、书法、绘画等)并连续在全县小学美术作品展荣获一等奖,我还清楚的记得小学5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每个同学说自己的理想,我说的是,我要做一名画家,为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做贡献。不久,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知道了自己是未来的接班人之一,肩负着光荣而又重大的历史使命。
1981年7月小学毕业,我考上了盖县第四中学。初中阶段一段时间迷上了物理,尤其是无线电,自己组装收音机,从单管到双管再到调频,不过,这方面的兴趣最终没有胜过我对美术的兴趣,于是,我还是进了初中的校美术组,初中三年很快就要毕业了。毕业在家的一段日子里,我因为爱好美术,寒假的时候我进了盖县文化馆系统学习画画,并有了第一个美术启蒙老师,我思考着自己的未来,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正好这个时候,同学告诉我,熊岳文化馆办了一个美术职业高中,老师水平很高,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我听到后,异常兴奋,跑回家里就和父母说了,没想到,父亲不同意,当我知道是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两年450元)时,我就理解父亲了,但,我还是不甘心,就磨我的母亲,“孩子想学,就让他去吧,不然,我们将来对不起孩子,也会落埋怨,学好学坏就是他的了“于是,母亲的一番话,促成了我的学习。后来我才知道,四哥也想去营口商业学校学习,学费也是这么多,我和四哥只能有一个人学习,最后四哥放弃了。
两年的学习,使我系统的学习了美术及文化课,因为住的地方冬天没有暖气,早晨洗脸的水有一层薄薄的冰碴,每天只能吃两顿饭,经常饿着肚子上课,因为我住在食品厂的宿舍,食品厂第二天准备回炉的饼干次品,成为我的美味佳肴,没钱坐车回家,基本就是骑60多里路回去,因为背负着家人的希望和压力,两年的学习,我非常用功,进步很快,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年龄的增长,我在思想上逐渐懂得了,青年人要成长进步必须靠近团组织,主动接受团组织的教育和培养。通过组织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于1985年我在高中阶段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青团。
1987年参加辽宁省工艺美术学校的专业课考试,以全省素描成绩第一,总分第二的成绩被装潢美术设计专业录取,这也是当时最好的专业(当时参加考试的考生2000多人)从此,翻开了我人生征程崭新的一页,我对着新的目标开始了新的奋斗和跋涉。
在校期间,我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吸取各方面的知识,并担任了班级的班长,进了学校的学生会,因为书法好,被选为宣传部部长,并成为学校纪律检查组的组长,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全面发展,在各方面都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刻苦学习理论和文化知识,学习成绩优秀,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帮助同学,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因喜欢摄影,作品在读书期间就参加了省级展览,并获得了优秀奖,于是,有担任了学校摄影协会秘书长,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三好学生,荣获“特等奖学金”,毕业成绩全校第一,代表91届毕业生讲话。
四年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了,很快的就面临着就业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家里的二哥和四哥给了我不同的建议,一个建议我留在沈阳,一个建议我回到家乡,最后,我还是决定留在沈阳发展,沈阳作为东北文化、经济中心,是比较适合自己的发展的,因为在学校表现好,学校建议我留校做辅导员,当时没有做教师的考虑,我还是选择文化系统,于是,我的工作关系留在了沈阳市文化局,去了基层沈阳市大戏院做了一名美工,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也是第一次参加工作,每天工作内容不多,可以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我选择了一份兼职工作,做了几个小学的书法教师,同时,选择了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也许因为年龄小的原因,单位领导让我兼任团支部书记,同时,我积极参加文化系统举办的各种活动,并在当年的全市文化系统书法展中荣获一等奖,作品被选送到文化部参加全国文化系统书法美术展,同时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系学习,三年后,作为优秀学员,被推荐为沈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第273号。
参加工作的同时,1992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函授学习,系统的学习了传统中国画,并结识了很多中国画名家,从各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人生、艺术方面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增加了见识。随着工作时间的加长,也越来越感觉到身上知识的不足,于是,于2009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继续本科阶段的学习,三年的学习时间,使我对传统中国画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在工作和学习的同时,也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2009年书法作品被评为沈阳市总工会职工书法作品展一等奖,被推荐为为沈阳市职工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也正是这一年,我光荣加入了中国民主建国会,成为了民建会员。加入民建,让我真正的又有了家的感觉,会员间无私地帮助和经常性地有助于群众的活动,使我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新的高度,从小我到大我,尤其是我担任支部副主委以后,我对自己有了更新的认识,自觉地做好作为一名民建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并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会员,由于自己在书法绘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被吸收为辽宁省民建画院院士。
2012年-2014,我的美术作品在辽宁省美协举办的美术作品展上连续获得三个银奖,并被吸收为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当年,书法作品入选辽宁省首届临帖展、首届篆隶楷展、青年展。并被吸收为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随着自己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断进取,也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在艺术方面的不足,于是,2014年-2015年度,我选择了去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并在2015-2016年度作为助教继续留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并协助导师工作,两年的央美学习和工作,使我对艺术有了新的感悟,结识很多优秀的艺术方面的前辈,对我的艺术和人生有了极大地帮助,并在央美进修期间6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美展,被吸收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及辽宁省工笔画学会理事。
2017年,在新的一届的沈阳市职工书法家、美术家协会换届中,我被推选为两个协会的副主席,担任了协会的领导工作,2019年,我的美术作品被沈阳市选送参加了民建全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作品展,得到了民建中央领导的认可,并于当年被吸收为民建中央画院院士。
2019年的沈阳市职工书法家协会换届选举中被推选为副主席兼秘书长,主持协会工作,2020年初沈阳市书协换届,我被推选为理事,同时被推选为辽宁省职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协会领导。
艺无止境,我还在路上,需要更加的努力去学习,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