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透过决定提出的300多项改革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清晰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催人奋进。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后,于洪民建会员们备受鼓舞。尤其是三中全会重申“两个不动摇”,提出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让很多民营企业家会员增添了底气、提振了信心。
因为在于洪区相关经济部门的工作经历,我和民营企业接触很多。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家加入到民建这个大家庭后,我对他们企业和个人的发展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可以说,见证了很多于洪的民营企业在改革中抓住机遇、稳步成长的过程。我和会员们共同的感受是,改革不仅为民营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还为其创造了更加公平、可持续、安全的发展环境,有了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才有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接下来,我想介绍两个于洪企业的成长历程,大家会从中感受到深化改革为民营企业注入的活力。
沈阳旺达金属结构有限公司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刚成立时占地不到4亩,企业员工不到10人。有一台露天3吨小起重机,几台小功率电焊机等简陋加工设备,为沈阳重型机械厂和724厂等配套低端焊接件,年产值约5万元。在此后的十几年间,企业抓住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多个行业对机械设备需求旺盛的市场机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装备水平,逐渐发展成为沈阳鼓风机厂、中国中铁等几十家客户提供配套的规上企业。
最近十年来,于洪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持续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化,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在助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落实拓宽销售渠道、延伸配套产业链、组织产品项目推介对接会等一系列扶持措施,还为企业融资提供金融机构对接等服务,为企业输入强劲动能。2024年,沈阳旺达金属结构有限公司再投资一亿元建设“高新装备制造数控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22636.52平方米,引进世界一流进口设备,建设高新装备数控数字化车间、产品加工研发生产技术中心、综合办公楼等。项目预计在2024年11月投产,预计达产后实现年产值1.5亿元,实现利税11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为沈鼓集团、中国一重集团、新松机器人等近百家企业提供配套产品,部分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三十年间,企业跟随着深化改革的步伐,实现了从小作坊到现代企业的质的飞跃。
沈阳市红达机械厂1994年成立,从生产汽车零配件到高铁弹簧,企业在十几年间初步培养了多元化发展的能力。随着市场的更高要求,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下足功夫。与此同时,于洪区探索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成果转化模式,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品中试、技术培训等服务。有了这些服务的助力,公司在2017年通过铁科院验厂审核,开始涉足高铁制动弹簧领域,并成立沈阳红达弹簧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技术实力与业务范围的双重飞跃。近几年,于洪区让企业享受到留抵退税、加计扣除等政策支持。并为企业提供精益管理服务,把该家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至5S级别。在科学理念的引导下,沈阳红达弹簧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追求零缺陷、零库存的生产目标。2021-2022年,公司通过轨道交通行业TS2216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辽宁省专精特新产品(技术)称号,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红达弹簧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与服务,成为高铁行业的免检供应商。
这两家民营企业的发展,是沈阳市于洪区在深化改革中探索新路、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不断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使民营企业在多个重点行业和领域取得突破,民营经济规模实力持续上升;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鼓励增加研发投入;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扩大出口和“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在三中全会的专题学习会上,多位民营企业家畅谈了深入改革为企业带来的巨变,并纷纷表示,企业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科技创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深挖企业潜力、释放企业活力;牢记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要将企业自身发展实践与党和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在发展关键时期贡献民营经济力量、展现民营企业担当。
我在于洪区工作的二十多年中,目睹了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很多企业类似的成功发展历程。当我不时为于洪乃至沈阳的经济建设取得傲人成果而振奋自豪时,也在思考,我还能多做些什么?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民主党派要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发挥特色优势,积极精准建言献策;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还要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下真功夫,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激发经济实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增强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在链接现代化产业布局、构建新质生产力方面多扩展视野、积攒经验。
解决东北振兴的核心在于全面深化改革,走改革开放之路是东北振兴最根本的出路。当前,我们要主动融入到“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之中,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时代的硬道理,保持定力、持续用力、攻坚克难,中流击水、奋楫前行!